从6月19日小浪底启动2021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工作,到10月27日恢复正常报汛,在黄河水文一线工作了近30年的高村水文站站长张雨没想到,从夏到秋,这场洪水攻坚战会如此之漫长。
“第一次从6月19日至7月14日利津站含沙量落平为黄河下游调水调沙阶段,此次人造洪峰流量大,传播时间长,含沙量大。7月中下旬受三花间和金堤河流域大到暴雨、局部大暴雨的影响,黄河下游迎来一次尖瘦型的洪水过程,传播历时短,传播速度快。8月底9月初受台风“烟花”影响,出现多日持续降水,黄河下游形成一次洪水过程,此次洪水过程流量相对较小,传播较慢。9月中旬至9月23日,受中下游暴雨影响,下游又形成一次洪水过程,峰高量大,峰型尖瘦……”山东水文局技术科副科长孟宪静在2021年防汛水文测报工作总结里认真写到,他没想到的是,仅仅四天后,黄河编号洪水接连发生,一场多年不遇的华西秋雨席卷黄河中下游。
等待黄河水文人的,是一场艰巨而漫长的考验。
以大局为重 守测报之要
9月29日,黄委水文局召开防汛视频会,通报了近期的防汛测报情况:9月27日,黄河潼关站、花园口站同一天出现2021年第1号、第2号洪水;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,伊洛河、沁河发生1950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。伊洛沁河9月份来水量为多年同期近6倍,渭河来水为同期2倍。
“这是我工作36年以来,水文监测预报面临的前所未见的挑战。”视频会议中,水文局副局长霍世青表情凝重,一句话道出今年秋汛洪水形势之严峻。
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重,压在每一个水文人心头的,不仅仅是卫星云图上红红绿绿的降雨预报量,还有防汛群里接连发布的汛情预警红头文件、大屏上水情报汛系统滚动出现一列列红色的“涨”字。
“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大局为重,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把秋汛洪水测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坚决打赢洪水防御攻坚战。”9月30日,山东水文局召开视频工作会议,要求全体职工取消国庆休假,全员在岗、履职尽责,无条件服从防汛调度和工作安排,确保国庆假期期间各项职能运转正常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两个维护”。
技术科保证24小时人员在岗,测洪预备队随叫随到及时补位,车辆、人员、物资、设备整装待发,将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到极致,山东水文局机关76人以及分布在黄河下游山东测区抗洪测报一线的209人认准同一份使命,共同担起2021年的抗洪大责。
浊浪滔天中书写智慧水文答卷
精兵悍将,也抵不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,这是一场体力与毅力的较量,所有山东黄河水文人,都在为着一个信念,全力奔跑。
受降雨影响,9月27日至10月5日,9天之内黄河干流接连发生3场编号洪水,而气温也在一夜之间急转直下,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,上一场洪水还未结束,下一场洪水已迫不及待涌来。
连轴转!连轴转!!
自9月29日起,山东测区所有水文站及所属水位站启动六级24段制报汛,部分水位站执行每天48段制报汛,即每一小时到半小时报汛一次。同时,孙口水文站、陈山口水文站、艾山水文站还担负着为东平湖的调度方式提供决策依据的重任。
如此之大的工作量,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,如此高要求的测验精度,如何调配人员,如何准确、及时地报出每一条报文,为上级防洪决策提供依据,就显得极为重要。
突如其来的洪水不仅仅是对体力能力的考验,更是对水文测报能力提升成果的检验。
2020年初正式启用的“山东黄河水文智能在线监测系统”以每分钟一个数据的频率,自动采集水位、气温、风力风向等数据,远程传输至山东水文局水情数据库,并自动查询摘录数据,按照整编格式生成水情报文。
对此,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高村水文站职工吕希冉深有感触,“刚上班的时候,每次报汛都是兵分多路作战,有人要去看气温、降水量,有人得去河边量水温、看水位,回来还要查水位~流量关系曲线,然后大家把数据填到报文里,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报给上级部门。现在我们只需要在规定的报汛时间内,看系统有没有自动发出报文就可以了,以前3、4个人完成的工作,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,杜绝了人工观测的安全隐患和多人校核的繁琐。”
除此之外,山东水文局每日视频会商,对各站的测报精度进行研判;各站每日绘制断面冲淤变化图,及时出动无人机查勘河势,根据情况变化精准布设测次;无人测验平台搭载ADCP施测流量……多措并举,为精准测报、算好“洪水帐”增加了多重保险。
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洪测报第一线
从水位计冲垮紧急启动人工报汛并抢修成功的高村水文站“危情24小时”,到陈山口水文站“铁三角”的咬牙坚持;从孙口水文站巾帼不让须眉的抗洪女战士,到艾山水文站“水位一厘米一厘米地测,流量一立方米一立方米地算”的精准测报;从泺口水文站洪水测报中走出的“新兵连”,到利津水文站守好黄河入海的最后一班岗,每一个岗位、每一个时段,都有党员在坚守防线,都有党旗在指引方向。
这是一种同心相向的使命和幸福。汛情发生在翘首以盼的国庆假期,但走在山东水文局机关办公大楼里,每一间办公室都有人在兢兢业业工作,每一次电话铃响总有回应,每一份文件总能准时到达需要它的地方。他们当中有二胎年幼的年轻爸妈,也有把与父母团聚的时间一推再推的异乡游子。整整31天,他们,和坚守在防汛测报一线的他们,都在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,用行动书写抗洪测报的感人篇章,凝聚不可摧毁的钢铁力量。
光荣且平淡,艰巨又漫长。这个秋天,山东黄河水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,用合力、用毅力、用专业、用忠诚护送大河平安入海,用实际行动擦亮党徽,让党旗在抗洪测报第一线高高飘扬。(拟稿:丁丹丹 审核:武广军)